花灯谣 > 历史军事 > 舍弟诸葛亮 > 第207章 对于叛将,我们从来都是拨一拨动一动

第207章 对于叛将,我们从来都是拨一拨动一动(1 / 2)

对于诸葛兄弟的建议,刘备向来是言听计从的。

诸葛亮劝他先搞清楚吕布阵营诸将的近况、再做判断,他也觉得很有道理,当下便吩咐道:“来人,让公佑先去款待曹操使者,问明情况。把这些侍女也都先另行安置到别馆。”

曹操此次派来的使者,也不是正式代表朝廷的,只是要回一些俘虏家眷而已,不配刘备亲自接待。只要最终事情办成了,过程是无所谓的,哪怕告诉对方“车骑将军不在下邳”也不要紧。

而刘备那后半句话,也是因为刚才那些倒酒侍女中,有些是从吕布军将领那儿缴获来的——当然,也仅仅是侍女,并不包括妻妾。刘备还是很讲道义的,不会胡乱侵占敌将妻妾。除非是朝廷明诏认定的罪臣、本当籍没那种。

吕布三年前偷徐州的时候,也还了刘备家眷,这方面刘备自然不能落后于无信不义之徒,至少要做到对等。侯成宋宪魏续成廉的家人,在下邳城破后的这些日子里,都还安置在原宅,并无人骚扰。

不过普通的侍女就不在理应归还之列了,吕布军众将原本也都是抢来的侍女,而且三年前他们抢刘备侍女的时候也没还。

此时此刻,刘备也是出于谨慎,觉得那些敌将里有的可能会重归朝廷、将来也算是同朝为官,或许要多留个人情退路。

关羽听到大哥这个决定时,微微有些紧张,但旋即看到刚才他注意的那个美人,并不在退回馆舍别居之列,这才稍稍松了口气。

他还想细问,如此情景下又不好开口。好在刘备太了解他了,主动附耳低语:

“云长不必多虑,秦宜禄已死两年多了,当初吕布杀求婚使韩胤时,袁术就对等杀了秦宜禄。秦家遗留之人,自然不在退还之列。”

关羽被大哥说破心事,顿时大为窘迫。好在他脸色本来就很红,也就看不出任何变化。

原来,他刚才看到的其中一個女子,便是秦宜禄的遗孀杜氏。

秦宜禄原本一贯是负责帮吕布处理各种出使事宜的,类似于刘备这边孙乾的角色。所以早在四五年前、吕布在兖州被曹操击败后、初到徐州投奔时,就派秦宜禄先来找刘备接洽求告。关羽就是在那时候认识的秦宜禄及其家人。

后来秦宜禄因吕布把韩胤送去许都问斩,被袁术对等杀了前文说过,秦宜禄比历史同期早死了三年,所以不存在秦朗,以吕布之好色,当时便想霸占杜氏。

但杜氏以“丧节辱名,宁可殉死”相逼,暂时明面上稳住了吕布,说是要为亡夫守丧三年,也就是实际至少要二十七个月。吕布怕真逼死了对方,加上他身边也不缺女人,严氏貂蝉和其余美人暂时已经足够,也就暂时忍了,想等三年之期到了再正式下手。

去年年底,吕布亲自出征去彭城抵御曹操时,距离秦宜禄死亡还不满二十七个月,所以杜氏依然以遗孀身份在下邳独居。后来虽然二十七个月期满了,但吕布已经被曹军团团围住,脱身乏术,自然更顾不上这些破事。

这些琐碎小事,自不必多提。

……

关羽晕晕乎乎喝了一会儿酒,话都不敢说,恨不得灌饱了直接装醉,避免被大哥和诸葛兄弟言语挤兑。

如此猛灌之下,果然不出一刻钟,就伏案呼呼大睡。刘备也不戳破他,只是让人把关羽扶走,对诸葛兄弟笑道:

“云长舟车劳顿,竟连酒量都减了,咱不管他,只管喝自己的!”

这边刚刚把关羽扛走,另一边孙乾从驿馆派了人来通传,显然是已经接待了曹操使者、摸清了吕布军众将的最新情况。

刘备也不让人回避,直截了当吩咐对方有话直说,那孙乾的属吏便一五一十把打探到的情况说了:

“……主公,已从曹操使者处探得,吕布、高顺皆已投降,主要将领中并无人遇害。但曹操也顾虑吕布会清算侯成等人,故而在授官时拔擢了侯成等人显位,皆为中郎将,吕布、高顺反而被贬到比侯成等三将还略低一级。”

刘备听到这话时,终于酒意也稍稍醒了一两分,不由略带焦急之色,看向诸葛兄弟:

“吕布居然没死!子瑜、孔明,这可如何是好?对我军而言,这个变化是吉是凶?

我军偷了下邳,吕布肯定怀恨在心吧……不过他要恨肯定也是更恨曹操才对,我们不过是顺手为之,他拿不住了才帮他拿回来……”

刘备一边问,说着说着又忍不住自言自语起来,看得出还是有点患得患失的。

吕布跟曹操那么大仇,居然能活下来,这是确实出乎他意料了。

事实上,别说刘备出乎意料。诸葛瑾这个知道历史答案的人,比刘备更出乎意料——毕竟这跟他学过的历史知识完全对不上了。

“怎么会这样?难道是因为曹操身边没有刘备帮他当恶人、没人提醒‘丁原董卓之事乎’,就导致吕布求饶成功了?”这是诸葛瑾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。

好在他毕竟智商超卓,很快冷静下来,意识到绝对不可能这么简单。

曹操要决定是否杀一个人,哪里是旁人一两句话能决定的?

有刘备进言和没刘备进言,无非是差一块杀降的遮羞布罢了。只要利害关系足够硬

最新小说: 舍弟诸葛亮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诱娇,军火大佬囚宠上瘾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吐槽节目:我怒怼百万家长 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隋唐小纨绔 抗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