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灯谣 > 历史军事 > 舍弟诸葛亮 > 第132章 顺水人情,诸葛回归(六千字大章)

第132章 顺水人情,诸葛回归(六千字大章)(1 / 4)

从辛评南下、到曹吕完成和谈、韩胤送到许都问斩,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二十来天。

身在河北的诸葛亮,这二十几天里也没闲着,利用袁谭之便,颇做成了几件小事。

辛评南下后的最初五天,诸葛亮在邺城比较安分,每天陪袁绍袁谭聊天,继续联络感情,实则也是利用袁谭,暗中探听一些不太保密的袁绍军军情——

诸葛亮内心想的,当然是趁机去一趟涿郡,把玄德公交代的拉拢卢植之子卢毓,以及其他一些留在涿郡老家的卢植弟子的笼络任务,给完成了。还包括大哥交代他的幽州徐邈,好像也在涿郡。

另外,临走前大哥诸葛瑾还比较隐晦地交代他、如果有机会去涿郡,那么路上路过与涿郡相邻的中山郡时,可以关注一下无极县甄氏的人有没有出仕袁绍。如果没有出仕也可以试试招揽,如果已经出仕那就算了。

诸葛亮当时不解其意,因为他从没听说过无极甄氏有什么贤才,但大哥非要说可能有“野之遗贤”,诸葛亮也只好勉为其难浪费点精力、路过顺便瞅一眼。

但诸葛亮在邺城时的身份是使者,不可能随随便便去涿郡,那地方已经靠近袁绍和公孙瓒最后交战的前线了。

所以诸葛亮必须等一个机会,等袁绍军又有新的增援举动,或者至少是要给前线围困易京的军队运粮的机会。

他还真就没白等,因为如今的袁绍军,在易京前线确实粮草短缺,经常要靠后方接济。此时袁军的前线围城主将还是麹义,也算是公孙瓒的老对手了。

历史上麹义后来还因为断粮不得不暂时撤围,结果被公孙瓒开门掩杀,“尽得其车重”。只不过从他粮尽暂退的情况来看,公孙瓒就算得辎重车,也只是些没货的空车,对后续战局没什么影响。而这一切现在还没发生,袁绍还在挣扎筹措。

诸葛亮在邺城闲晃的第五天,袁绍终于决定派人运一批补给到易京军前,以为久战。

诸葛亮本人按说是不该知道这个消息的,但袁谭很容易得知,他也什么事儿都不瞒着诸葛亮,所以袁谭知道就等于诸葛亮知道了。

诸葛亮立刻私下劝说袁谭应该抓住这次机会,趁着自己在邺城,表现得愿意为父分忧,主动揽下这个去易京运粮的任务。

袁谭最初不以为意,觉得运粮又没什么功劳,也不容易出彩,还不如跟父亲多叙叙亲情,巩固父子关系。

诸葛亮却对他说:“亲情维系,也需一张一弛,久未相见,自然想念,但同住日久,又容易因小事厌弃。大公子如今与袁公重逢半月有余,因变化巨大,颇得袁公欢心。

但这些变化终究不够巩固,久了容易露出破绽。不如暂时分离半月,私下巩固,再图后计。而且易京只靠围困,怕是难以围下,还劳民伤财,亮略有小计,或能让大公子在将来易京城破时,多得功勋。”

诸葛亮在出发前,就跟大哥反复商议过,不能做“明显会加强袁绍阵营巅峰实力”的事情,所以那些明显会导致袁绍灭公孙瓒加快的计策,就不能献。

但诸葛瑾当时便认为,诸多计策中有一条是例外,那就是让袁谭献策以穴地之法进攻易京楼——之所以例外,是因为历史上的袁绍最后就是靠这招打破公孙瓒的,只是这個计策是审配所献。

而审配有一点很不受刘备阵营的人待见,因为他是袁尚的人。如果能让袁谭截胡袁尚派系的献策之功,对于双方强弱的逆转,肯定是大有好处的。又不会加速公孙瓒败亡,可谓两全其美。

如今已是197年底,袁绍军本来也差不多要开始地道攻城了,最晚拖到明年开春。现在截胡只是稍微打了点时间差而已。

“哦?先生还有攻城之策献上?既如此,某岂敢贪图安逸,自当往易京一行。”袁谭闻言后顿时就不困了,立刻表示可以向父亲请命,负责押送这一次的军粮,同时带上诸葛亮一起北上晃悠一圈。

袁谭最近风头正劲,当天就见到了袁绍,一番软磨硬泡。

袁绍原本还觉得儿子太辛苦,但袁谭说他自己想到了一些攻城的技术手段,想要尝试,可以运粮的同时顺便点拨前线军队试试,只是需要一些人力打造器械、施工,但不会有别的风险。

袁绍经不住他恳求,还是很快答应了。

而且因为袁谭说这是他自己想到的,袁绍也就没有对诸葛亮有更多戒心,只当是自己儿子成长了。

……

此后半个月,河北这边一切无需赘述。

袁谭顺利把补给军粮运到了易京的麹义军前线,也比历史同期提前了一两个月,对易京楼发动挖地道攻城法。

诸葛亮献上的挖地道施工方案,其实跟审配原本即将要献的也差不多。

只是诸葛亮毕竟工程能力更强,已经有过两次修运河的水利工程经验了,对这种挖挖挖的事情特别在行。

所以他亲临现场看了一下,规划出来的地道路线、施工难度,都比历史上审配的方案更加优化。

历史上审配的勘测能力不行,挖地道是从平地开始另起炉灶挖的,就是怕地下水灌入地道导致地道报废。

而诸葛亮的勘测能力更强,他直接利用了公孙瓒在易京楼外围挖的

最新小说: 舍弟诸葛亮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诱娇,军火大佬囚宠上瘾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吐槽节目:我怒怼百万家长 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隋唐小纨绔 抗清